騏驥開物-上古無聞奇楠香(下篇)發(fā)表時間:2019-03-19 17:35作者:騏驥開物來源:原創(chuàng) 日本收藏沉香的愛香之人不在少數(shù),其中不乏奇楠藏品。日本的香文化是隨著佛教的供香文化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到了平安時代(相當于唐中后期到南宋中期),以香熏屋,以香熏衣……熏香已成為當時貴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貴族們用雅致的香味來顯示自己的審美,用珍貴的香材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室町幕府時代(相當于元末到明中期),很多嗜香如命的權(quán)貴一擲千金搜羅珍貴香材,并在社交聚會時熏燃評鑒優(yōu)劣,逐步形成了日本香道雛形。及至室町幕府中期,在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扶持下,日本香道已基本定型,并與茶道密切關(guān)聯(lián)起來,成為日本三大藝道之一,也成為了富貴人家修身養(yǎng)性與進行社交的重要方式。 香文化在日本的興盛造就了頂級香材奇楠在日本的盛名。日本將奇楠作為沉香中的至寶,稱為“伽羅(きゃら)”,一說是來自于梵語Kālāguru“伽羅阿伽嚧”的音譯略寫,意思是黑色的沉香,還有一說是源于梵語Tagara“多伽羅”的音譯略寫,“多伽羅”在梵語中指的是某種珍貴的沉香。由于日本人對伽羅的喜愛,伽羅這個詞匯多被應(yīng)用于描述美好的事物,比如日語中的“伽羅女”指的就是美麗的女子,伽羅之春描寫的是喜氣洋洋的新春。 經(jīng)歷了一千多年的用香史,日本擁有為數(shù)不少的沉香藏品,其中最著名的莫過如今收藏于奈良東大寺正倉院(しょうそういん)的名香“蘭奢待(らんじゃたい)”。正倉院寶庫建于公元八世紀中葉,共收藏文物達9000余件,其中有不少文物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蘭奢待收藏于正倉院寶庫已逾千年,卻仍然保有其香韻。在日本,蘭奢待被稱為“天下第一名香”,是國寶般的存在。據(jù)說日本宮內(nèi)廳正倉院事務(wù)所曾于1996年對蘭奢待進行了專門的科學(xué)研究與分析,結(jié)果顯示其成分與伽羅一致,也就是說,名香蘭奢待屬于頂級沉香——奇楠。 知名度如此之高的蘭奢待曾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傳聞。首先是它的名字,蘭奢待三字之中隱藏著東大寺的寺名,蘭隱“東”字,奢隱“大”字,待隱“寺”字,如此精心的藏字游戲,看得出命名之人頗費了一番苦心。另有一種說法,蘭奢即蘭若,在梵語中意為空靜、閑寂,所以蘭奢待此名意境空遠,指的是于閑寂處等候。“木中舍利”沉香歷經(jīng)涅槃而重生,悠悠歲月中于閑寂處靜候有緣人,蘭奢待之名再貼切不過。 據(jù)后人統(tǒng)計,蘭奢待本體共有38處取香材時留下的痕跡,取香之人中不乏各個時代權(quán)傾日本的大人物,比如足利義滿、足利義政、織田信長、明治天皇等。據(jù)說,當年織田信長曾派使者前往東大寺告知希望能看一下正倉院世代相傳的靈寶蘭奢待,東大寺以若無天皇使者傳達天皇之詔令,無法開啟正倉院為由拒絕了請求。遭拒后的織田信長威脅東大寺說,若再次拒絕其欣賞蘭奢待的請求,將火攻奈良。東大寺驚懼萬分,于是將蘭奢待獻于織田信長。織田信長自然不會單純地欣賞,他在蘭奢待上取下兩片香材,一片獻給了當時的天皇,一片在舉行相國寺茶會時焚香,日本茶圣千利休也是當時的聞香人之一。 名香蘭奢待的傳說千古流傳,對于奇楠之“奇韻”,愛香之人更是奉若神明,修三世善緣方能得品奇楠。香道所用香材,首推沉香,而奇楠是沉香的升華,更是香道界的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