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宋代點茶—騏驥開物高古玉器展兼高古建盞品鑒會開幕雅集精彩回顧發表時間:2018-11-20 17:08作者:騏驥開物來源:原創 宋代美學引領后世千年,焚香、點茶、掛畫、插花是怡情養性的“宋人四藝”,對于文人雅士而言,點茶是生活中繞不開的雅趣。在騏驥開物高古玉器展兼高古建盞品鑒會的開幕雅集上,我們拋卻塵俗事,尋來靜里片刻閑,以茶會友、以玉會友,以為樂事。 茶道隨著禪宗傳入日本,日本傳承至今的茶道,究其祖源,其實來自于宋代的中國。宋人喝茶極為講究,對喝茶的環境、禮儀和操作方式有著嚴格的規范,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茶道文化。宋代盛行的茶道就是點茶之法,可惜后來朝代更迭,點茶之法在我國式微,反而在日本得以傳承。 所謂點茶,就是用沸水將茶末點化成茶湯。宋人飲茶,以末茶為主,無論餅茶還是散茶,飲用前均研碾成末,然后過篩。之后,取適量的茶末于盞中,注湯入盞,使茶末與湯融合,再以茶筅擊拂,攪勻成為濃稠膠乳狀,使之產生泡沫湯花。茶湯沫花的顏色和持久度等都是衡量茶品好壞的標準,這種評比逐漸發展成為了風靡兩宋的競賽——斗茶。 點茶離不開茶具,宋人非常推崇建盞,因為黑釉鐵胎的建盞最能“煥發茶采色”,而兔毫盞則是建盞中的名品。本次雅集活動中,騏驥開物對宋代建盞真品和殘件標本進行了鑒賞,以第一手資料向來賓還原了宋代建盞的燒制過程和基本特點。 本次茶會由師從日本里千家大宗匠在京都研習茶道15年之久的Scott宗真大師親自操刀,宗真大師嚴格依照宋人規制,完美重現了宋代點茶的精髓,所有來賓屏息斂聲,于靜謐中感悟這穿越時空的茶禪一味。宗真大師說茶道就是一場自我的修行,讓自己的身心變得更為柔軟和專注。 茶會后,騏驥開物以所收藏的高古玉藏品為實物資料,對高古玉進行了鑒賞與講解。“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古人對玉的熱愛不僅是因為玉器的來之不易,更源于玉的品格,古代貴族以玉作為自己德行的標準,正所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騏驥開物藏戰漢龍龜玉印為組合件,半部為蹲坐于基座之上的龍龜四肢與龜背,以精湛的掏膛工藝將內部做成中空狀態,正好可容納龍龜首印,合二為一,嚴絲合縫,古代玉工的精湛技藝與巧奪天工的設計讓人嘆為觀止。 |